
【健心四步驟,開啟正念育兒旅程】
2024-09-25
有多少次我們在與孩子互動時,心裡還在掛念著工作和生活的壓力?導致我們在和孩子互動時,心不在焉、人在心不在,甚至是錯過了參與孩子成長的珍貴時刻,抑或影響親子之間的關係?又或者,你常常擔心孩子的發展和未來,而焦慮不已呢?
如何改善這樣的情況,讓我們能夠好好地享受親子時光呢?
健心四步驟不只可以用來維持我們自己的心理健康、鍛鍊心理韌性,更可以搭配正念育兒,讓我們能夠更專注於每個育兒的當下!正念育兒是指把正念運用在親子互動中,強調透過專注、理解、覺察、不評判,奠定彼此尊重與情感健康的基礎,並且和健心四步驟的元素相互呼應,兩者一起運用,除了能夠提升親子及家庭的情感連結與溝通外,也可以降低親子間的壓力與焦慮,孩子也會有比較好的情緒調節能力,讓育兒時光不再如此心累!
健心四步驟搭配正念育兒,你可以這麼做:
- 情緒覺察與聆聽:在親子互動中,照顧者與孩子的情緒會相互影響,因此察覺彼此的情緒狀態至關重要。由於孩子可能缺乏足夠的表達能力,他們的情緒常常會透過行為表現出來,這時觀察他們的肢體語言和面部表情尤為重要。可以用引導性的問題幫助孩子表達,例如:「你看起來有些生氣,還好嗎?想休息一下嗎?」同時,聆聽孩子的表達也需要特別的注意,切勿在他們說話時急於做出回應。很多時候,我們會在孩子講到一半時就產生預設想法,因此,靜下心來等孩子說完再回應,能更全面地理解他們的情感和需求。
- 不帶批判的接納:孩子鞋襪穿反,覺得看不慣?著色的時候把太陽塗成了藍色,想要糾正他?欸,先等等!讓我們試著不要批評,先接納下來吧!我們對於孩子有很多期待,有時候這些期待會變成焦慮,然後投射在孩子身上,讓我們試著接納孩子現階段的百種樣子。
- 自我調節:讓我們先想想或調整好再做回應,不要被情緒牽著鼻子走,而產生過度激烈的反應。比如說,看到才剛整理好的客廳,又被孩子的玩具堆滿時,可能當下的憤怒一觸即發,甚至想破口大罵時,不妨先找個安靜的角落,先將自己的情緒調整好之後,再與孩子溝通。
- 疼惜/慈悲:我們可以對自己和孩子都有多一點的理解和寬容,尤其是在面對錯誤的時候。我們都不是完美的,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,我們也正學著怎麼為人父母、陪伴孩子的身心發展,而孩子也正在探索這個世界,了解自己,有些情況不如預期的時候,讓我們練習少一點的自我責難,多一些包容。
以下提供幾個有趣的正念練習遊戲,讓您和孩子好好玩正念,更加專注於每個珍貴的親子互動時刻:
- 拋擲呼吸:在遠處找到一個點,讓您的孩子將呼吸「拋向」遠處指定的那個點。可以給予孩子一些指引,比如說:「想像遠處有個積木高塔,你能吹一口氣到高塔上面嗎?」
- 留心或發現一件新事物:在走路回家的路上、超市裡,又或是在家裡,邀請孩子動用五感,觀察當下環境周遭的一件新的事物,可能是今天超市裡的蘋果數量特別多、路上的斑馬線重新粉刷了、家裡的植栽長出了新的葉子等等。
- 音樂動吃動:和孩子一起挑一首喜歡的歌或音樂,隨著音樂的旋律與節奏舞動,家長可以仔細觀察孩子的動作與律動,透過詢問,引導孩子分享,音樂帶給他們什麼樣的感受,或是在舞動身體時,用了哪些身體部位,如果孩子的年紀比較大,可以邀請孩子聆聽音樂裡有幾種不同的聲音、樂器。
- 吹泡泡:吹泡泡其實是一個能夠練習呼吸與覺察的好活動!可以引導孩子在吹泡泡的時候,先深呼吸三秒,想想自己有什麼煩惱或擔心的事情,把他們吹進泡泡,然後觀察泡泡的顏色形狀,看著泡泡越飄越遠,最後,孩子也可以選擇把泡泡戳破,和煩惱說再見!
我們無法改變所有的外在環境,但我們可以選擇以什麼樣的心態來面對育兒的挑戰。讓我們以更從容以及溫柔的方式陪伴孩子,與他們共同成長。當我們以開放與接納的心態去面對孩子,彼此的關係會變得更加緊密。育兒不只是責任,還是一場充滿愛與連結的旅程。讓我們一起擁抱這趟育兒旅程,活在當下,愛在當下。
還想了解更多?我好,你好!台北親子空間將於10/30(三),舉辦大朋友、小朋友都適用的健心四步驟親子講座,教你怎麼樣訓練你和孩子的心理肌肉,養成健康小心肌!擁有健康的身心,是給自己跟孩子最好的禮物!現在就動動你的手指,按下連結報名吧!
👉https://reurl.cc/E6yjA0
也歡迎查看「別白費心肌了!和自己來趟健心之旅吧!」頁面,內含更多幫助你好好照顧自己的心、也能讓你陪著孩子一起開始練習關心自己的好工具!